教育部直属985、211重点高校,人才荟萃、名家云集

中国人民大学课程研修班

破解困局:人大英语研修班如何让AI真正为教学增效?

课堂上埋头手动批改50份作文到深夜,教研会上被追问“如何用AI工具提升效率”却无言以对——当教育数字化写入教育部新课标,英语教师正陷入“技术荒岛”:工具用不好,素养难达标,课堂缺实效。

这种无力感源于三重现实矛盾:

市级培训只教基础操作:如PPT制作、简单录音软件;

网络教程脱离教学场景:ChatGPT等工具缺乏英语学科适配方案;

政策要求难落地:《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(2022版)》明确要求“利用信息技术扩大学用空间”。

聚焦“高效运用”的学科化方案

智能辅助决策技术(解决重复劳动)

AI驱动批阅系统:针对作文/翻译作业,学习算法识别语言错误规律(如中式英语结构),减少70%基础批改时间;

语音分析工具:解析学生口语录音,自动标注发音缺陷、流利度短板,生成个性化训练建议。

多模态教学技术(激活新课标“看”的能力)

动态语料可视化:将文本词汇、语法结构转化为动态思维导图,辅助长难句教学;

跨文化情景模拟器:创建虚拟国际交往场景(如模拟联合国会议),训练学生在真实语境中使用功能语言。

个性化学习管理技术(落实因材施教)

自适应学习路径生成:根据学生课堂数据(测试错题、练习响应速度)自动推送分层任务;

学情仪表盘搭建:整合听说读写多维数据,1分钟生成班级能力矩阵图。

人大附中实战经验注入

外籍教师演示“如何用智能工具设计辩论式课堂”;

展示口语即时反馈系统在初中听力课的应用日志。

技术应是载舟之水,而非炫技之锤

此课程设计直击政策刚需:
教育部《教师数字素养》标准(教科信厅〔2022〕3号)要求教师“利用技术优化教学设计”;

北京/上海等地将“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案例”纳入职称评审材料(依据两地2023年评审细则)。

当前小组工位余额告急,详情可咨询在线老师。

  • 联系方式:010-59648234
  • 地 址:中国人民大学校内